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就业指导>>阅读文章

目前就业形势不错,失业率很低;未来白领岗位将消失

发布人:吉晓芳老师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4日    阅读次数:908

2019年就业形势分析在京举办,该沙龙由搜狐财经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发表演讲。

曾湘泉表示,从统计数字来看,中国的就业形势良好,不管是登记失业率还是调查失业率都很低,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仍在上升。

他还表示,由于老龄化的影响,中国的劳动人口数量正在下降,预计16-64岁的就业人口将从2015年的7.03亿下降到2026年的5.86亿。其中,青年劳动力和老年劳动力的就业参与率出现了下降。这将会影响未来劳动力的供给。

曾湘泉还认为,AI的发展会创造很多岗位,同时很多岗位也面临着消失。但是就业结构问题逐渐突出,高端和低端的就业需求越来越多,中间的岗位却逐渐消失。同时,不光就业难,招聘也难,蓝领市场面临着大量的职位空缺,甚至24个岗位只有一个人工作。

以下为演讲全文:

中国就业取得了较大成就,根据2017年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18位,其中,在国内经济、就业和劳动力市场三项指标中,中国排名第一。

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很多人对此产生困惑,认为当前就业难,就业形势不好。但是从数据来看,中国的就业形势还不错。前三季度登记失业率是3.82,统计局公布的调查失业率也在5以下,这个是很低的水平。

大家可能觉得这两个指标主要是年度数据,对数据的准确性存疑,我们人大就业研究所也长期研究我国的就业市场形势,并引入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 CIER指数来衡量就业环境。这个指数有点类似日本的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从该指数的发展来看,20183季度,中国就业市场的景气指数仍在上升。

不过,当前就业市场出现了几个变化:

第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

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起16-60岁的劳动人口数量开始下降,而且下降速度加大。最初,大概有200-300万的劳动人口减少,而2017年,劳动人口净减少了700多万。

数据显示,2017年的就业人数是77640万人,预计今年会下降至77540-77600万人左右。

劳动人口数量的下降对经济有一定影响,首先影响就业参与率。16-24岁的人被称作青年劳动力,25-55岁的人被称作黄金年龄段的劳动力,55岁以上则被称作老年劳动力。

我们看到,25-55岁劳动力的参与率是比较稳定的,85%。但是伴随着受教育年限的拉长,青年劳动力的参与率呈下降趋势;而55岁以上的老年劳动力的参与率在10年前是上升的,但是随着养老保险等待遇的提高,老年劳动力逐渐退出。这将会给劳动力的供给带来压力。

根据预测,16-64岁的就业人口将从2015年的7.03亿下降到2026年的5.86亿,其中女性的下降幅度要大于男性。

另外,就业人口的下降还会引起社保降费与增资矛盾凸显。20191月起,我国的社保征缴将由人社部转到税务局,原来由人社部征缴时,力度较轻,根据郑秉文教授估计,2013年北京养老保险参保人平均缴费率仅为14.7%,比28%的法定费率将近少了一半。同样考虑到自雇者缴费率低于28%,北京市养老保险收入至少有1/3没收上来。

现在转到税务局征缴,征缴更加严格。但是我们的社保费率较高,如果按照实际的缴纳比例,企业的压力很大。有人担心,企业可能会因人工成本的大幅度上升裁员。

同时,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原来一个四口家庭,三个人工作,一个人养老,但是现在是一个人工作,三个人养老。年轻人的压力越来越重。

第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变化。

新技术革命主要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当前人们对人工智能有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AI会对就业带来重大的冲击,比如,海底捞的订餐电话已经全部由机器人接听。

当前,AI在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和医学医疗等方面推进的特别快,一方面,很多行业都面临着冲击,未来也许成千上万的岗位都会消失。另一方面,AI的发展也会创造很多就业岗位,包括机器人制造,搬运等。

但是,当前的问题不是岗位消失那么简单,他会带来一个结构性的变化。高端的、低端的就业需求越来越多,但是中间的岗位却逐渐消失了。

另外,不光就业难,招聘也很难。蓝领市场面临着大量的职位空缺。比如,前一段时间滁州在招商引资后,企业遇到招不到工人的困境。招工难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比如,在技工职业这块,24个岗位只有一个人。大家都想坐办公室,但是这个社会不能都坐办公室。

针对当前的就业挑战,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

(一)强化中介服务,提升工作效率。虽然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中介很多,但是如何把就业做好还有很大的空间。比如,老年劳动力的资源开发可以强化,对于医生、工程师、教师这些行业来说,可以60岁退休。按照当前的寿命,完全可以再工作10-20年。

(二)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上大学不应该关注专业,而应该关注职业。但是,中国的职业分类非常落后。比如,在发达国家的职业大典中,对职位名称、职位功能、职位需要的教育和培训以及职位对应的工资都有清晰的说明。

个人想从事什么职位,就学什么专业。但是中国人选专业是看哪个专业热门就选哪个,这是有问题的。而且我们的青年失业率没有公布,小时工资也没有公布,在市场上虽然能够找到工作,但是工作质量很难保证。

(三)重视就业和职业指导。国外在中学就开始有职业指导,中国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困境,不是社会上的职位变了,而是很多人不了解职业生涯的发展。

比如,选专业,不是光看兴趣,还要跟自身能力和个人性格相结合。但是中国在这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职业指导,从事职业指导的人员本身没有受过训练,专业化、职业化很差,而在美国从事职业指导,需要硕士以上的学历。

(四)深化教育改革,缓解结构性矛盾。中国教育的规模非常大,中国的博士数量、大学生数量都是世界老大。但是,中国却面临人力资源困难,很多企业缺乏合格的职业者。

这主要是因为教育体系改革不到位,我讲个笑话,中国大学老师和学生是什么关系?演员和观众的关系,老师是演员,在台上表演的好,大家就鼓掌。

另外,我们讲知识是学习获得的,但能力不是靠学习,而是靠实践、实践再实践获得的,所以大学的改革要从课堂开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