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就业指导>>阅读文章

高校毕业人数持续增长 供求错位亟待解决

发布人:吉晓芳老师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6日    阅读次数:1067

2019年,中国将有创纪录的约834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加入劳动大军,高校大规模扩招导致学位持有者供过于求的局面或将愈发严重。

日前,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会上透露,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34万人,比2018年增加14万人,再创新高。 十年前,这个数字仅为约600万。

十年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持续增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0-2017年的毕业生人数按照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近7年间累计毕业生人数达到5706万人。

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长与高校大规模扩招不无关系,1999年,我国政府做出了大学扩招的重大决策。随后的十几年间,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据国家统计据数据,全国高校(普通本科及大专院校)在校生人数从1999年的408.59万人激增到2017年的 2753.6万人

与之相对应的是大学普及率的提升,中国高考人数一直在持续变化。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高考人数的顶峰时期为2008年,高达1050万,到2013年下降到912万,20142015年分别增加到939万、942万。

但事实上,适龄上大学的学生人数并未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出生率整体呈现下降的态势。1987年为23.33‰,到了2004年只有12.29‰,降幅达到了一半。此后尽管有波动,但是整体稳定在12‰左右,2017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2.43‰

进入大学的人数增加,出生人口却并未明显上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这显然与高中毕业的人数增加有关。近年来,很多职业高中招的学生越来越少,更多的学生转向了普通高中。而新招的高中生,就是3年后读大学的学生,高中学生多了,适合读大学的学生也就会增加。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到2020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大学文化程度人口翻一番,达到2亿人。

生育水平下降会引起教育投资规模的快速扩张,表现在,父母加大对子女的教育投资;结构性失业会促使成年个体主动延长学习计划,进而扩大受教育规模。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将有利于年轻人避免因过早进入劳动力市场而面临的失业风险,有利于缓解产业调整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冲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冯剑峰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改革在应对人口转变带来的经济转型时也面临重重压力。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开始下滑后,人口红利就开始了下降。从去年到今年则可能正是经济活动人口开始下降的拐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群表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已经结束,中国经济增长需要寻求新的动力源。

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的矛盾、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的总量与弱势群体就业的压力叠加,考验着政府应对就业任务包的智慧与能力。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并首次将城镇调查失业率指标纳入预期目标。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在11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要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等各类群体就业,拓展就业渠道,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2018123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继续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确定了进一步促进就业的针对性措施。

125日,针对目前就业形势出现的稳中有难,国务院发布一系列稳就业的措施,包括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将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自主创业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等等。

因高校大规模扩招导致学位持有者供过于求的局面变得更加严重,进而影响到毕业生薪资水平。招聘网站智联招聘2017年的一项调查则显示,2017年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下降了16%,至4014元,这是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薪资水平连续第二年下降。

民工荒开始,就业市场逐渐转向劳动力的卖方市场。虽然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但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大大超过了大学毕业生增长,所以就业市场总体能消化大学毕业生。中国高等教育供需跟踪评估系统创始人、西南财大特聘教授王伯庆告诉界面新闻,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一些大学毕业生可能找不到与学历相配的工作,求职时找不到合适工作,所以觉得就业难

智联招聘的调查显示,对高校毕业生而言,工作质量的问题比工作数量的问题更为严重。尽管越来越多的学生表示找工作难,但今年逾70%的应届毕业生已收到至少一份工作邀请。

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显示,2017年湖北省高校毕业生43万人左右,该省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需求约200万个,相当于平均1个毕业生有5个就业岗位可选。

从适应当前产业需要的角度看,大学毕业生就业应当与产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是集中在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些行业企业未必真的需要大学毕业生;但技术含量较高的关键岗位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的人才却又凤毛麟角。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认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同样认为,大量的毕业生就业,最大的挑战是结构不太合理,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供求错位。解决结构性矛盾比解决总量矛盾难度更大、耗时更长。

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不少大学生选择了新经济下的新型产业,或是自主创业,甚至是延缓就业的慢就业

据《2018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在2017届大学毕业生中,毕业半年后大多数毕业生还在继续找工作。本科院校处于未就业状态的毕业生(7.0%)中有24%待定族(不求学不求职)。在2017届本科院校毕业半年后的待定族中,有41%的毕业生在准备公务员考试,有7%的毕业生准备创业。

考研也成为了更多本科毕业生的选择。从应届本科毕业生去向分布来看,2015-2017届本科毕业生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在2017届毕业生中,该比例超过了找工作的比例(2.6%)。

王伯庆称,从近三年未就业人群的构成来看,准备考研的毕业生成为未就业人群的首要构成,准备国内外读研的人群正在逐渐增加,而找工作的人群正在逐渐减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研究室主任许召元此前则公开表示,研究显示,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特别是机器人、人工智能的发展,经济增长对劳动力数量增长的依赖性在下降。

许召元建议,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下,劳动力质量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国要从教育制度、创新机制和人才培养方面入手,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加快培养新经济所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育我国人口质量红利新优势。

 

 


上一篇      下一篇